最近,身边好多朋友都在掰着指头数日子,盼着端午那个不调休的三天假期快点来。你还别说,想想古代点搭网配资,普通百姓可没这待遇,假期基本是官员专属,他们的休假制度也挺有意思,今天就带大家瞧瞧。
汉朝:“五日一休”开启休假先河在汉朝,官员实行“做五休一”,《汉律》记载“吏五日得一休沐” 。当时官员日常在衙门集体办公食宿,休沐这天能回家洗澡、看望家人。除了这固定的日常休息,像腊日、伏日、冬至、夏至各有五天假,皇帝诞辰还能再加三天。要是父母离世,官员得回家守丧点搭网配资,最长可达三年;自己生病,也能请三个月病假,汉代官员这休假安排,还是挺有人情味。
唐朝:十日一休与严格请假制并行
时光流转到唐代点搭网配资,休假变成十日一休,每月上中下三旬,每旬末休息。一年算下来能休三十六天。同时节日休假也不少,元旦、冬至等节日都有假。不过唐朝请假制度严苛,三品以上官员休假前得提前“告假”,回来还要“销假”。唐肃宗时,朝参官无故不到,直接罚一月俸禄,可见制度执行之严。
展开剩余48%宋朝:古代假期的“高光时刻”宋代堪称古代假期的“天花板”。它基本继承唐朝休假制度又有调整。据《文昌杂录》,元旦、寒食、冬至各放七日,其他节日也有相应天数假期,法定假日达七十四天,加上三十六天旬休,共一百一十天。而且每年十二月二十官员“封印”回家,次年正月二十“开印”办公,还有探亲假,皇帝高兴了也会不定期放假,宋代官员这假期,真是让人羡慕。
元朝:假期大幅缩水元朝情况大不同。一方面为防止像宋朝吏政涣散,一方面因民族习惯,元代统治者觉得工作就是放松,不需要太多假期,全年仅16天。这和宋朝比,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,元朝官员休假真是太“珍贵”。
明朝:初期压力大,后期渐改善明代初期,朱元璋是个十足“工作狂”,给官员安排的假期少得可怜,一年仅18天,元旦5天、冬至3天、元宵节10天,官员几乎全年无休。好在朱元璋之后的皇帝逐渐增加假期,全年能到50多天,官员压力才有所缓解。
清朝:传统与西方的交融
清代前期沿明制点搭网配资,中下层官员叫苦不迭。后来增加寒假,春节假期延长到一个月。1840年后西方文化传入,洋人以星期为周期,星期日休息。到1910年,清政府上层也开始实行星期日为公休日。
发布于:重庆市科元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